之前曾经欣赏过201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,由于这个题目比较好,当年有不少的满分作文。这个题目通过一则乡间的谚语展开的,孩子想要分清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的区别,而父亲认为这只是食物,没有分清的必要,从父子之间的对话,你能够让同学们产生什么样的灵感呢?
对于这个题目,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来说,正面的想法有敢于探索,敢于创新,反面的想法有不够务实。可以从父亲的角度来说,正面的想法有做事要脚踏实地,要务实,要顺其自然,有舍有得等等,反面的想法有,扼杀了想象力,扼杀了创造力,过于重视结果,不在乎过程等等。这个题目身体没有多大难度,想要写得好,选材上要动脑筋。
这篇《人之相与,和而不同》是当年的满分作文之一,这个开头就很不一般,之前欣赏过很多满分作文,这些作文的开头都是使用文言文来做标题。在近几年的语文学习中,越来越重视文言文的学习,高考中,文言文类型的题目占的分数比重也在增加。同学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文言文,不仅仅是为了做这类的题目,在作文中也是能够运用上的,而且在今后的作文中会出现更多这样的标题,考验同学们对于文章内容,文章中心的理解能力,总结能力,一个优秀的文言文标题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,给这篇作文增色不少。
在文章的开头,作者就结合了材料中的内容,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能够看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人际关系,这个角度还是很新颖的,不是那么容易想得到。
接着,在下一段中,作者对于人际关系,结合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,谈到了自己的看法,人是离不开社会的,在与人交往的时候,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,要学会化解问题,而不是激化问题。
之后,作者举了列夫·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两位文学大师成为朋友的故事,虽然中间也有曲折,不过最后还是重归于好了。接着又举了李政道和杨振宁的故事,说明了人际关系破裂之后给两个人都带来了恶果。
然后,作者引用了很多古人的至理名言,来说明为人处事要学会“糊涂”。在文章的最后,作者也是呼吁人们要学会和睦相处,再次紧扣文章的主题,同时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,自由自由宽松的环境,才能够使得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,就像互不干犯,顺其自然生长的那两种植物一样,各自精彩。
这是一篇值得学习的议论文,不管是结构,思路,语言都是很不错的学习对象。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,从结尾能够看出,灵活地将材料中的思想和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了,与人际关系相联系,另外,也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,进行了创新性的想法,从“如果试图对它们进行“强拆”,无视自然规律,不计后果,极有可能适得其反”能够看出,原材料中是没有分开这两种植物的想法的,可见作者的思维很活跃。
本文的论据也是比较高级的,尤其是第三段中,通过正反面论据来论证,详略处理得很得到,正面的例子是详写,反面的例子略写。本文中的论据特别的丰富,涉及了古今中外,有文学家,有科学家,有思想家,各种名人名言,各种故事,使得全文的内容丰富而精彩。
所以,这是一篇议论文范文的作文,从文章中能够看出作者是很熟悉议论文模板,并且有自己想法的,这都是值得同学们去学习的。
网友评论